行业新闻 美盛纪事
华为海思新款芯片成功试产 最快年底可交付

  近日有消息称,华为海思自研首款OLED 屏显驱动芯片已正式进入试产阶段。该芯片采用40nm制程工艺,月产能200至300 片晶圆,样品已交送京东方、荣耀、华为测试。这款OLED 屏显驱动芯片预计最快今年年底即可正式向供应商完成量产交付,有望应用到华为旗下产品当中。

OLED屏幕驱动芯片的重要性堪比核心处理器,是各种智能电子设备必需的零部件,尤其是当手机屏幕更大、分辨率更高后,对驱动芯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需要加入更多压缩和处理的技术,使得研发OLED驱动芯片的准入门槛也随之提高。

在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中,OLED屏是价值最高的部件,如苹果iPhone12 Pro的OLED屏幕价格约为70 美元,比其40美元的A14仿生芯片价格更高。

OLED驱动芯片的制造难度较大,价格居高不下,其原因主要是OLED屏受限于IC芯片。由于大多数OLED驱动芯片都需要根据屏幕定制,代工厂很难走量进行规模化生产,且其原材料成本较高,最终导致OLED驱动芯片的溢价严重,产能紧张。

目前的OLED屏驱动芯片市场,主要被韩国厂商垄断。这导致众多国内手机厂商所用的OLED屏也严重依赖韩国企业。

据Omida的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的三星电子占据了全球50.4%的OLED驱动芯片市场,另外的其他三家韩国厂商Magnachip、Silicinworks、Anapass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3.2%、2.7%、2.4%。这四家韩国企业占据了全球近90%的市场份额。

中国台湾的联咏和瑞鼎科技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8%和2.4%;中国大陆的中颖电子和吉迪思虽然也有自己的OLED驱动芯片,但所占市场份额极低。

OLED屏受制于人,在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OLED驱动芯片更是严重缺货,极大地制约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OLED驱动芯片的国产化替代急需加速。华为海思OLED驱动芯片的成功推出,意义重大。同时华为海思的这款40nm OLED驱动芯片的成功试产,也意味着在40nm制程上去美化产线已经顺利实现。

凭借华为历年来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影响力,以及友商京东方和荣耀的支持,海思的这款OLED驱动芯片有望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不过,目前头部厂商的OLED驱动芯片产品已经从40nm工艺转向更进的28nm工艺,这可能使海思的40nm OLED驱动芯片市场竞争当中处于劣势。此外,与鸿蒙OS的境况相似,华为手机的竞争对手不一定会来捧场。海思OLED驱动芯片在开拓市场过程中难度也不小。

无论如何,华为海思推出的这款OLED驱动芯片还是打破了韩企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在当前条件下,国产化总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返回概述
新一代北斗定位芯片在武汉发布
6月26日,国内北斗导航芯片领军企业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梦芯科技”)在武汉举行“逐梦芯纪元”新品发布会,推出新一代高精度SoC芯片——逐梦^®MX2740A(...
更多信息
中科海芯RISC-V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落地无锡
近日,中科海芯 RISC-V 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落地无锡市锡山区工业芯谷产业园签约仪式在北京圆满举行。这一签约标志着该项目朝着落户锡山区工业芯谷产业园迈出关键一步...
更多信息
格力电器自主研发芯片在家用空调中应用占比达30%
在最新的业绩说明会上,格力电器董事会秘书章周虎透露,公司自主研发的芯片已在家用空调产品中实现大规模应用,整体自研应用占比约30%。他指出,格力的芯片产品主要包括功率...
更多信息